知行读书分享会

话说清明

来源:图书馆  时间:2021-04-03 16:12:56  浏览:

我们相约在清明,去做一些充满仪式感的事。在这天,我们扫墓祭祖,也扫落自己心上的尘埃,聆听先人的声音,感悟生与死;也会和白居易“邂逅”在清明,偷得半日闲,感受岁月静好,遨游在诗的海洋里,品味诗意清明;当然,还有最重要的——去感受清明带给我们的自然与人文的内涵,珍惜生命,珍惜当下,不忘那些逝去的人和事……

说明: 微信图片_20210404175809

诗意中的清明

分享人:机械制造及自动化201班 周豪

鹤踏流云,春来四月。雨起朦胧间,又到清明时。暖风不散悲意,清酒难消哀思。清明是具有中国古典诗意的,

“诗意清明”也是这次我与大家分享的主题。

说明: 微信图片_20210404180235

    由《岁时百问》中“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可知,清明不仅是一个代表着生机与活力的节日,还代表着祭祀与思念。在这里有两首诗与大家分享,让我们一同解读诗意中的清明,清明节的诗情。谈及清明,不得不说的就是清明春景。北宋诗人程颢《郊行即事》就描写了清明的春日景色,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这位诗人描绘的清明春景吧!

《郊行即事》

芳原绿野恣行时,春入遥山碧四围。

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程颢写的清明节是一个晴朗的清明节。可根据生活经验可知,清明那一天常下雨。诗人实在是遇上了一个难得的好日子。全诗将春天原野上清新的景致刻画了出来,落花流水虽说不是春天里独有的现象,可毕竟是会在春日里最先出现的事物,因此诗人将追逐落花这样的游戏也写进了诗里,平添了几许稚趣。或许诗人是想随漂浮的落花找到流水的源头,累了,就坐在岸边石头上休憩,多么惬意又舒适。在前四个短句中写的都是春景,清明的哀思全然不见。诗中的美景不也正应了现实中的美景吗?诗人或许想通过前四句告诉我们清明不仅仅是一个哀悼和祭祀的节日,更是一个万物生长,春光明媚的日子。我们不仅要怀念故人,还要珍惜身边的亲友、春天的美好。后四句,诗人临水沉思,想起朋友相聚的美好时光,遂起了劝说世人珍惜友情、珍惜时光的念头,“莫辞盏酒十分劝”的句子许是如此而来。

这首诗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前四个短句为一部分,后面的为一部分,前面写郊外踏春,后面写春游所得的感想。诗人坐下来注视那好像会说话的流水。面对渐漂渐远的落花,诗人想到了时间的珍贵,想到了聚少离多的世事,更想到了朋友。他意识到人一生中拥有的一切,终究有一天会烟消云散,与其好高骛远不如抓住眼前,珍惜今天所有的美好就是珍惜自己的一生。

同时,清明作为一个祭祀的节日,它也是沉重的。世间之大悲,莫过于生死两相隔。宋朝的诗人高翥所写的清明诗尤为震撼。

《清明日对酒》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本诗是一首悲意沉重的清明诗。首句就充斥着无限悲凉,次句说清明各家祭扫,互不相干,而且人数众多。那么既然人数众多为什么都不互相帮助、安慰呢?那是因为人们都已经痛苦到了极致,无力去帮助他人了。颔联又写冥纸成灰,灰飞漫天,好似白色的蝴蝶,相思成泪,泪滴成血,仿佛红色的杜鹃。我们都知道,中国神话中有“庄周梦蝶”“杜鹃啼血”,作者借蝴蝶和杜鹃表达了深切的哀思。“我”要告诉九泉下的人,我们想你想的把眼泪都哭干了,现在啼出来的都是血,这种震撼力是难以言表的。颈联以虚景写狐狸死后头枕丘穴念故人的景象,表现了狐狸的忠贞。诗人回家之后,写儿女天真无邪的玩闹,不知死为何物,与清明的沉重氛围对比,引出了诗人对死亡的感伤。尾联写诗人尚在人间就已经想到了,死后别人祭祀他的酒他一点也喝不到,他认识到生命的意义是活在当下。本诗展现了清明诗意极沉重的一面。

通过这两首诗,我们体会到了清明的两种风格。一种

春光明媚,恬静安然;一种沉重悲伤,哀思浓浓。袅袅青烟升起,无数思念汇聚成波涛汹涌的大河,冲刷模糊了生死的界限,给世间两种不同类型的人以慰藉,我想这就是清明的诗意。

清明祭

分享人:电气自动化技术192班 马慧超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诗人杜牧笔下的清明,只有连天的雨和有家难归、借酒消愁的行人。

今年清明节,我们何尝不亦是有家难回?但喜的是我们没有连天的大雨,悲的是我们没有用以消愁的酒。

其实清明节的习俗——扫墓和祭祖,并不一定是清扫祖坟、祭拜祖先那么简单。清明是让我们明心,是让我们告诉祖先我们从未忘却他们寄予我们的期望。

我们常说“举头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神”就是我们的心,注视着我们的一举一动,纵使能瞒天过海,也瞒不过自己的心。无论做了什么,我们的“神”都知道。它注视着我们、审视着我们。人心不同,“神”就不同。有的“神”让我们舍己为人,有的“神”让我们明哲保身,有的“神”让我们损人利己。“无愧于心”是个伪命题,善人行善事是无愧于心,恶人行损人利己之事同样也能无愧于心。“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我们需要的“明镜台”是勤拂拭之后宛若“明镜之心”,而非不自省、被蒙蔽、不清明的“污秽之心”。

说明: 微信图片_20210404180227

我们清明拜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心,我们要扫除心中的“尘埃”,拂拭掉自己看到扶人者被反诬的阴影,扫清心中的“阴霾”,带着自己的“清明之神”出发……

清明夜

分享人:学前教育206班 刘喜红

说起清明节,你先想到的是什么?是缅怀先辈,祈求吉祥?还是趁着时节种瓜点豆?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它始于节气,在《岁时百问》中解释道:“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在清明节,百姓会扫墓祭祖寄托哀思,也会趁此机会旅游踏青,共赏美景。总而言之,清明节是忙碌而心情放松的一天。

诗人白居易在清明节写了一首叫做《清明夜》的诗:

好风胧月清明夜,

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

    遥听弦管暗看花。

说明: 微信图片_20210404175818

白居易当时的心情一定是平静且安逸的。他漫步在自家的回廊,感受清风拂面送来的暗香。他聆听着管弦呕哑,细细品味着乐声,独自赏花。在清明的夜晚,完成了一场自己和自己的“对话”。

相信大家都曾去过夜晚的校园,或是约上三五好友,或是独自一人,带着不同的心情,在校园各个地方留下足迹。当你和朋友一起时,你的注意力一定是朋友间的交谈欢笑,而当你独自一人时,你可能会有更深的感受和思考——独自走在灯火阑珊的校园一角,和学友擦肩而过,他们或低声细语,或欢快玩笑,配合着教学楼隐隐约约的读书声,形成了一支优美婉转的“小夜曲”。站在海棠树下看到海棠花团团锦簇、娇艳动人,我不禁想起一句诗来,“三川宿雨霁,四月晚花芳。”阵阵夜风轻拂而来,一股清香萦绕鼻尖,浑身都浸染了花香,舒畅而惬意。

我想,千年以前的白居易应该和此时的我有同样的心情,偷得浮生半日闲。他在官场上浮沉,身上有万斤重的担子却无处发力,而我在生活中犹疑,忙忙碌碌却无所作为。清明夜,白居易踏青回来,卸下一身疲惫后,感受着人世间的美好。我们亦是如此,生活中有太多繁杂的事情,每一天都有新的烦恼。不如趁着大好时光,放下忧愁,和自己的内心交流,体会或品味来之不易的岁月静好。在清明时节,不仅是万物生长,清洁明净之时,也是心境如水,悠然自得之时。

清明有希望

分享人:旅游管理193班 赵天佑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气中重要的一个节气。“ 清明时节雨纷纷”,此时的气候状态处在气温不断上升带来的光明、温暖和雨水中。这是一个决定万物生长的时节:雨水、墒情使得冬小麦和竹笋开始拔节,几乎一天一个高度;动物的骨节迅速增大,身形长高;孩子们的身体也像在抽条,增高了许多。有句话说得好,“清明是播种希望的时节”。除了万物成长,清明也播种希望。印象中,清明忙碌。清早出门踏着湿漉漉的青野去田里,晌午时分在一派春和景明的春光里归来。土地湿润黑硕,河水青绿幽静。在土里撒下种子,从河边担来河水,希望也就“萌芽”了。

说明: 微信图片_20210404180230

清明时常青黄不接,但却别有风味。从田间地埂拔来鲜嫩的荠菜,包成饺子就是难得的春日美食;四月榆树萌芽,新鲜的嫩芽拌上白面,大火蒸,榆钱的清香就扑面而来了;当然,还有刚刚长出的蒲公英,采来晒干泡水喝,可以清火;也可以去山上薅毛芽,白嘴吃,脆嫩而清香……清明就是这样,总是给人惊喜。

清明时,老是觉得日子长。清晨早早起来直到日头都落了,这天还是有些亮。不过一天下来,还是觉得生活有趣——那时我还小,没有太多烦恼。疼我的外公还在,清明予我,是有趣、忙碌和别有风味。后来外公“走”了,他“走”在十月,我常在四月去看“他”。因为不喜欢他坟头“光秃秃”的样子,外公也不会喜欢。幼时放牛,老是和他追逐青野,因为外公喜欢满坡绿野皑皑,现在青草蔓蔓到处都是,只是我的外公不在了。

外公不喜欢老是回忆“过去”,就好像没有“未来”一样。我期盼清明,这让我情不自禁地想起和外公一起的亲密时光。我想外公知道——我不会忘却过去,更会珍惜现在。

清明是个特殊的日子,既有慎终追远的感伤,又有欢乐赏春的悠然,还有天地间清新明丽的生机盎然……

写在最后:

我们为什么那么看重清明?古人写诗记述清明,诗中有春光明媚,人间四月的美好;也有心旷神怡,岁月静美的恬静;更有生死无相,及时行乐的思考。我们现在讨论清明,认为清明祭天祭地祭祖也要祭自己的内心,让我们对无可逃避的死亡的疑惧变成内心涌动着的对生命的敬畏和感激。我想这就是我们之所以这么看重清明的原因。因为我们需要在清明这一天,不忘昨日的来处,认清明日的去向。

时逢清明,让我们向所有为民族独立、人民幸福而牺牲的先烈致敬,向各行各业为了守护这个社会的安全和为了让这个世界更美好而逝去的人们致敬!

说明: 微信图片_20210404180238

 

学生书法作品欣赏

作者:旅游管理193班 何珩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