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期一会”是茶道用语,首次在日本茶道鼻祖——千利休的弟子山上宗二所著的《山上宗二记》一书中出现。“一期一会”融会到茶道的仪式中,指表演茶道的人通过一系列茶道活动使吃茶人清心定志,由内而外自然涌现出一种“一期一会,难得一面,世当珍惜”之感。世事无常,此生与你可能仅有这一次的相见,所以,势必以最珍重的方式相待。“吃茶”是清净身心、以茶悟道的仪式。日本茶道始于中国。南宋时,日本荣西禅师以“茶圣”陆羽的《茶经》为蓝本,创作出《吃茶养生记》,自此之后,茶才开始在日本流行。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为中国国饮,茶文化亦是代表东方美学的中国符号。自“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始,茶文化就开始在神州大地缓缓流淌,浸润到国人生活的每个层面。
茶事可大可小。市井生活有柴米油盐酱醋“茶”,风雅之事离不开琴棋书画“茶”。成都街头的老茶馆总是散发着温暖的烟火气:稍显凌乱的桌椅,有年代感、颜色鲜艳的塑胶暖水瓶,熏得漆黑的老虎灶,一碗绿毛峰,一杯盖碗茶,一张竹靠椅,茶友吃茶小憩闲聊,偷得浮生半日闲;历来社会名流、文人墨客亦甚是喜欢品茗,择佳日会友人,万事具备,众人在茶的氤氲中吟诗、撰文、议事、焚香、抚琴、弈棋、作画,极尽高雅之事。自此,茶得到了完整的表达和完美的升华。
茶的际遇,因人而异。李白云:“茶香高山云雾质,水甜幽泉霜当魂”;苏东坡云:“从来佳茗似佳人”;韦应物云:“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凡”;卢仝云:“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白居易云:“起尝一碗茗,行读一行书”;郭沫若写:“北园饮早茶,仿佛如在家。瞬息出国门,归来再饮茶”;梁实秋写:“清茶最为风雅”;林语堂写:“只要有一只茶壶,中国人到哪儿都是快乐的”;周作人写:“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两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苏童写:“喝茶之事从来不是为了发幽幽思古之情,喝茶是自我款待的最简捷最容易的方式。”
贾平凹嗜茶,他曾说:“吃茶是大有名堂的,和尚吃茶是一种禅,道士吃茶是一种道,知识分子吃茶是一种文化,所以,吃茶是品格的表现,是情操的表现,是在混浊世事中的清醒的表现。”
周作人对茶道的理解为:“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话来说,可以称作为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不完全现实中享受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
温润如玉,是茶;温文尔雅,如茶;不温不火,似茶;即之也温,类茶。如人饮茶,冷暖自知。茶圣陆羽释放出来的茶道,就在其中。
古今文人抱一壶茶,就此沉醉,以茶入文、以文观茶,以茶修身养性、以茶宣泄沉郁、以茶陶冶情操、以茶会友、以茶沟通儒、释、道,以茶道尽生活的苦楚与希望,从中寻求人生哲理。
2020年12月22日下午3时,图书馆阅读推广部在图书馆临时借阅点举办了明理馆员读书分享会。本次分享会以“茶文化”为主题。图书馆馆长孙留欣、副馆长郭美莉及部分馆员共11人参与本次分享会。
与会成员分享了与“茶文化”有关的书并发表了感悟:
一、 陆恒:《中国名茶谱》
作者:杨多杰
12月22日我参加了由图书馆阅读推广部组织的“茶文化”阅读分享会。接到邀请的时候,我比较忐忑,虽然我也喝茶,但是对茶文化没什么研究。
当我静下心来翻看《中国名茶谱》这本书的时候,发现中国茶文化的确博大精深。这本书收录了100余幅极具时代特色的旧茶包装,讲述了现在不常见的历史名茶故事。《中国名茶谱》所记述的正是当下广泛流传、品饮众多的名茶,并延伸了“名茶”的概念,把那些身价并不高贵,却有鲜明个性、受到饮者喜爱的茶,如高碎、六安香片也录入了谱内。
阅读此书让我感悟最深的一点就是:喝茶也是需要认真学习的,不然就是乱喝。所以,当我们在生活中不了解一些知识的时候,就需要去书中找答案。比如说书中写的小青柑和大红柑两种茶,其实它们的功效和作用是完全不一样的。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适合饮的茶也是不一样的,喝不对的话有可能会适得其反。
对书中的一段话深以为然,让我们用这段话共勉之:认真习茶,不是为向别人炫耀自己很懂品茶、很会泡茶,认真习茶,只是为了让自己更多体会到饮茶的乐趣与幸福!
二、乔红岩:《民国茶范》
作者:周重林
周重林是著名茶文化学者。他所著的《民国茶范》一书的核心集中在三个关键词:茶,生活和交往。它们其实是三位一体的,无论从哪个词入手,都必然要涉及其他两个词。三词合一,串联起的是大师们的时代风范和生活面貌。
茶叶,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中国的国粹;喝茶,也是许多中国人与生俱来的习俗。普通人爱茶品茶,名人们对茶是什么态度呢?他们与普通人相较,又有哪些特殊之处呢?
《民国茶范》视角独特,以茶为线索,进入到文化名人的生活细部,通过追忆大师们的生平经历、治学成就以及轶闻趣事,来呈现大师们张扬的个性和特立独行的风采;同时,以茶作为核心词汇,把文化大师们与社会的联系、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串联了起来,从而展示出这些文化名人的生活品位,让人们看到那个时代的独特风范。
《民国茶范》一书的还收录了鲁迅、周作人、梁实秋、林语堂、郁达夫、汪曾祺、沙汀、李叔同等文化名人创作的关于“茶”的散文、诗歌,还有丰子恺先生的三幅“茶画”,使读者能更加深入了解文化大师与茶的渊源,同时,书中还有上百幅有关茶的图片,其中不乏来自外国媒体下的中国茶照片,让人们去品味外国语境下的中国茶文化形态。
三、吴香琴:《茶之书》
作者:冈仓天心
冈仓天心是日本明治时期著名的美术家、美术评论家、美术教育家、思想家。冈仓天心是日本近代文明启蒙期最重要人物之一,同是对日本近代文明有过重要贡献的福泽谕吉认为日本应该“脱亚入欧”,而冈仓天心则提倡“现在正是东方的精神观念深入西方的时候”,强调亚洲价值观对世界进步作出的贡献。
《茶之书》由“一碗见人性、茶的流派与沿革、道与禅、茶室、艺术鉴赏、花、茶师”等章节构成。
作者说:“本质上,茶道是一种对‘残缺’的崇拜,是在我们都明白不可能完美的生命中,为了成就某种可能的完美所进行的温柔试探。”正是这样的试探,最后诞生了举世闻名的茶道。而茶道的实质,却是融合了道德伦理与宗教信仰的天人观。正因为此,茶道成为唯一一个得到世界普遍尊重的东方仪式。
残缺也是一种美。我们总是以为,已经得到的东西便是属于自己的。一旦失去,就觉得蒙受了损失。其实一切皆变,没有一样东西能被真正拥有,得到的一切终将在一天悉数交出。不如在得而复失、失而复得的一生中,欣赏残缺的乐趣。残缺也是一种美,它使痛苦者的心灵得到升华;它使寂寞者托起心灵的月亮;它使矛盾者感悟到真理。人的一生总在习惯失去,习惯残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只有一点点弥补残缺,才会拥有美丽的人生。
四、许茂丰:茶之感悟——《茶事茶绯》
父亲爱喝茶,对我影响很深。听过一些茶友们闲说的有关茶的趣闻,也看过一些有关茶的书籍。曾经为了喜欢的绿茶,不会养花的我细心地养过两盆茉莉。透明的玻璃盏中沉淀着嫩绿的毛尖,杯口漂浮着三两朵洁白的茉莉花,独处时抿上两口,满齿盈香,口清目明……人生如茶,静心以对,时光如水,沉淀方澈,一花一世界,一茶一人生。
一片叶子落入了水中,自此就有了茶。一杯清茶,承载着民生冷暖;一缕茶香,氤氲着文化情感与时代气息。中国的茶文化传承了数千年,“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小小的一碗茶,就着淡淡的茶汤,不仅淌进了中国人的胃,也流进了中国人的血脉里。
现今考古历史学家们讲,神农尝百草只是一个传说。其实,中国最早的茶叶是出自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云南双江地区有现今还存在的茶树王,也就是我们说的茶母。全国各地的很多茶叶茶种,比如尖尖的毛尖,片片的龙井,叶子大大的乌龙、普洱等等,大都是云南地区的大叶茶种流传到各地扦插而成。
史说秦汉的皇帝们开疆扩土把茶叶带入中原,自此成为人们生活中一种饮品。到汉代,茶叶已发展成为商品。巴蜀是当时全国茶业中心,饮茶之风在四川盛行,魏晋南北朝时发展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到了唐朝,南北统一,交流密切,饮茶之风也遍及北方。
汉代人喝茶很豪放,瓦罐烧热后,放入从树上刚采摘的新鲜茶叶干炒,后加水加盐翻煮就可以喝了,但是这种茶不易保存。至今云南的部分少数民族还存留着这样的做法,某些茶汤的配方很神秘,还可以预防感冒,治疗水土不服,缓解季节性不适症等等。魏晋时期,一些有识之士为了抵制王公贵族、门阀世家夸豪炫富的奢靡之风,大力提倡“以茶养廉”。茶文化的发展,也离不开佛教在中原的兴起与传播。唐宋以前,人们喝茶五花八门,有的像是喝药,有的像是喝菜汤。去过广东汕尾、湖南常德等地的朋友可能见过的“擂茶”,里面还放花生、炒米,透过“擂茶”就可窥见唐宋时期喝茶情景之一二,点茶、煎茶、末茶、分茶精彩纷呈。斗茶的盛行,带动了宋以后陶瓷文化的发展。
陆路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的繁荣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和旅者从西域、东南亚等地区带来了更多的外来物种,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有“世界一大奇书”之称的《马可•波罗游记》,让西方人感知东方神秘国度的广博,“中国茶”作为“陪嫁”随凯瑟琳皇后进入英国宫廷……种种可见外邦国家对中国茶的崇拜。闻名中外的茶马古道上的马蹄印仍历历在目,依稀还能听见山林中悠远的马铃声……回荡在幽谷、急流中,无法想象历史长河里古代人民商运的艰辛,感叹马背上驮载的不仅是茶,还承载了千年的传说和智慧。
五、薛岩:《日日是好日》
作者:森下典子
今天与大家分享的书是《日日是好日》,作者是日本茶道大家森下典子小姐,这本书是她学习日本茶道的修行日记,记录了她学茶二十五年的点点滴滴,以及自己对茶道的感悟。这本书恬淡低调的文字让人沉静养心,无论你是否懂茶,都能在这本书中体会到藏在茶道中的生活之美和人生智慧。
里面有很多被奉为经典的语句,比如:“学习过程中不必太在意是否能立即理解,不妨将之分阶段视为集水的小水杯、大水杯、特大水杯,顺其自然等待杯中水满溢,便可饱尝那一瞬间豁然开朗的醍醐味。”这不正是茶道中的“始于形,而后行于心”吗?
这本书还有同名电影,也很推荐。电影中有这样一段意味深长的情节:武田老师家里有一套干支茶碗,上面印着十二生肖,当年是狗年,就用小狗图案的茶碗,用完后收进木柜深处,直到十二年后,又逢同一干支年时,才重见天日。第一次听到这事,典子惊讶道: “不会吧,十二年才用一次?”二十四年之后,典子又用到了小狗茶碗。曾经以为遥远的十二年,转眼间,就过去了两个循环。她忽然发现:人的一生再长寿,也只不过是六七次这样的循环而已。
人到中年的典子,此时终于悟出了,匾额上那句“日日是好日”的真意:无论什么样的日子,都去珍惜它,尽情玩味其中,这样,任何日子都能变成“好日子”。
六、于静:茶之感悟
我喜欢用玻璃杯沏茶,或许这不太专业,但我喜欢看当水倾入杯中时那一片片叶子如落叶般飞舞的样子。虽然在这小小一盏玻璃杯中,它们不能享受紫砂壶中那种原始的醇香,也寻觅不到玉壶之中的玲珑之感,但是它们在杯中婀娜的舞姿为人所共赏,没有任何的掩饰,没有紫砂的传统、玉石的华贵,然而这种平凡的美却是紫砂和玉石永远体会不到的。
如今这茶早已不单单是为了渴而饮了,一岁岁的感悟让我感受到了不少茶的品性,这种品性也只是静静品味才能真正得出。当杯子周围散满茶香之时,正是这杯艺术品待我去品味的一刻。于是我端起了杯,轻轻地吹散那股热气,伴着浓郁的香,静静地品上一口,当我深深咽下这口时才能真正体会到它的精华。
当你真正体味到精华之时,你会发现它是苦涩的,然而细细回味一下,原来苦涩之余竟还有淡淡的甜。就像如今的生活早已失去了轻松、愉快的节奏,在紧张、压抑之后留给我的只剩下了丝丝的苦涩。每当面对这些苦涩时,我就会润润舌尖,因为上面还有淡淡的甜,于是我会微笑着面对每一天,因为我知道每天的苦涩之后都会藏着一份它独有的甜。
七、尹玲敏:《茶叶战争》
作者:周重林
《茶叶战争——茶叶与天朝的兴衰》是一本以茶叶为主线的书。讨论为何英国以茶富强,而晚清却因茶而走向衰亡。故事时间节点由两部分组成: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前后与1888年的英国入侵西藏前后。
在《茶叶战争》一书中,我们不仅看到了清朝晚期的万千现象,还看到了固步自封的、走向衰落的本质。然而这并不是本书值得称道的,因为这是任何一个有责任心的学者、任何一部学术著作都应该具备的使命。本书最值得称道的是,那些无法抹去、淡化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在注定悲剧的时代里,经作者之思、之手,宛若跨越时空,让今天的读者倍感真实、震撼,也从一个新的角度解读了晚清的衰落。
茶叶究竟是精神的还是物质,是邪恶的还是正义的。如果用评价枪支的那句话套用在茶叶上也是成立的,茶叶是什么,取决于使用它的人,以及你想把它塑造成什么。《茶叶战争》谈的是茶的话语权、茶运与国运、茶叶与战争、茶叶与全球化、茶叶与华夏精神。当话语权、国运、战争、全球化、华夏精神与茶发生了关系之时,茶便成为了达到这些东西的工具之一,从审美到战争,人与人的关系纠葛在其中,以茶叶为渡,运载的是不同的诉求和利益关系体。
这本书体现了作者对茶及茶所带来的关于一个朝代命运的关注。任何历史研究,必然要放在今日语境下进行考察,方可显现出其生命力和存在感。
八、杨元尊:茶的感悟
叶子在春意盎然时,在茶树上刚刚吐绿不久,就被茶农摘下了枝头。制茶时,它要承受很多磨难,才褪去一身翠绿,将自己浓缩成一片毫无生气的枯叶,唯有在沸腾的水中,它才将自己颠簸苦难的一生,在瞬间表达的淋漓尽致。
泡茶离不开水,而好水才能泡出好茶。有人曾对泡茶的水做这样的描述:“一沸时如鱼目争浮;二沸时如涌泉连珠;三沸时如腾波鼓浪”。明朝的张大复就说过:“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水十分,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茶十分,茶亦八分耳。”但凡真正品茶的人,对泡茶的水质与水温是很讲究的。
我是一凡人,品茶没有那么讲究。不用小红炉,不用紫砂壶。当心烦时,就拿起透明玻璃杯,抓一小撮茶叶,将热水倒入杯中。然后静静地看那枯萎了的生命在杯中重新绽放活力。我喜欢看那干枯了的叶片在沸水中慢慢地绽放开来,我欢喜看那失去风采的叶片在水中再次舒展它那妙曼的身姿。
隔着玻璃杯,欣赏它体态袅娜地变换着身姿。看到被水饱胀了的叶体,缓缓下沉、慢慢坠落,不就是一幅“沉浮瞬间事,落叶必归根”生动的画卷吗?那不就是证明了一生辉煌也好、坎坷也罢,最后都是要两手空空地走进人生的必然归宿这一不变的定律吗?
望着它渐渐舒展的叶体,又像极了年少至年老的过程。一旦杯中的叶片,被冲泡成一个平面时,它的味道也随之渐饮渐淡,所散发出来的香气也随之递减。当茶叶再没可沏泡之用时,如果阳台种有花草,它也许还能成为花肥。这就如同:晚年虽已枯萎,却还有余热发挥。这一过程多像人生从无到有,从低谷到颠峰、从飞黄腾达到一落千丈的全过程,其中的酸甜苦涩,也只有历经的过的人才能真觉其味。
静静品茶,淡淡感悟人生,人生如茶,茶如人生。
九、张敏:《你不懂茶》
作者:三宅贵男
《你不懂茶》的作者三宅贵男是一位中国茶艺师资格证持有者。无论你喜欢绿茶、红茶、花草茶、奶茶,在本书中都能找到相关内容。这本书带我们进入茶的世界,让我们在茶香的浸润中穿越空间、国界。
“茶”是全世界最受欢迎的饮品之一。本书从认识茶叶开始,到茶的历史、茶具和茶点的搭配,从现代美学视野,为茶注入新的生命源泉。本书详细讲解了日本茶、中国茶、红茶、花草茶、以及广义茶饮中的咖啡,今天我主要分享一下中国茶。
中国茶是全球茶饮之祖,种类繁多:绿茶能起到防癌,降脂和减肥的作用,比较出名的绿茶有碧螺春、西湖龙井和信阳毛尖等;白茶产量不足中国茶叶总产量的1%,是中国茶类中的特殊珍品,它是唯一无需“揉捻”的茶,白茶性清凉,具有退热降火的功效;黄茶性偏寒,饮用后可提神醒脑,解困去乏,且黄茶中含有许多生理活性成分,具有促进身体新陈代谢,缓解口腔异味的功效;乌龙茶冲泡后汤色金黄浓艳似琥珀,有天然馥郁的兰花香,滋味醇厚甘鲜,回甘悠久,俗称 “音韵”,乌龙茶的药理作用,突出表现在分解脂肪、减肥健美方面;红茶具有红茶、红汤、红叶和香甜味醇的特征。红茶是温性的,抗菌力强,多喝可以有效缓解四肢冰凉、僵硬等症状,用红茶漱口可防滤过性病毒引起的感冒,并预防蛀牙与食物中毒,降低血糖值与高血压;黑茶是中国特有的茶类,生产历史悠久,黑茶具有暖胃抗寒、抗氧化、延缓细胞衰老、缓解便秘、有助消化、除臭、消炎的作用。
书中还把用茶与花、香料等“茶以外的东西”组合而成的产品称作“花茶”,把一遇热水就会跟花朵一样绽放的茶称作“工艺茶”。这两种都属于“再加工茶”的范畴。还有一些植物有入药的传统,人们为方便起见也将其统称为“茶”,我们把这类饮品称为“茶外茶”。
作为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饮茶在古代中国是非常普遍的。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但包含物质文化层面,还包含深厚的精神文明层次。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在历史上吹响了中华茶文化的号角。从此茶的精神渗透了宫廷和社会,深入中国的诗词、绘画、书法、宗教、医学。好几千年来中国不但积累了大量关于茶叶种植、生产的物质文化、更积累了丰富的有关茶的精神文化,这就是中国特有的茶文化,属于文化学范畴。
愿读完本书的你能将茶道融入日常生活之中,让茶文化不再遥不可及,而能够在生活中信手拈来,以茶入生活。
分享会最后,两位馆长也分享了茶的感悟。
郭馆长说:茶先是药品,可救命;后是神品,可通灵;接着是妙品,可舒心。《红楼梦》中妙玉道:“一杯为品,二杯是解渴,三杯便是饮牛饮骡了。”茶是有“道”蕴含其中的。唐宋诗人与先哲手中的那盏茶散发浪漫气息,醇香醉人。品一口民国大师的茶,品出风骨清举,苦涩回甘。喝茶,意在茶外,每一位品茶之人,都是禅者。
孙馆长从茶具、茶艺、茶易、茶道、茶禅、茶文化几个方面对茶进行了解读。孙馆长提出:万事万物须讲“度”,喝茶亦是如此。倒茶七分满,留三分人情;斟茶待客,手有尺度;茶友论道,心有尺度;喝茶有度,做人有度。喝茶、做事、为人做到恰到好处,是人生的一门学问。懂得什么叫恰如其分,什么叫不偏不倚,什么叫见好就收,就懂得了人生的智慧。
著名茶文化学者周重林在《茶与酒,两生花》中写;“杯子之所以为杯子,因为它长期是空的。只要它是空的,就一定会有人会为它满上。只要杯子满上,就一定会有故事发生。无论茶与酒。”
我们都在等人喝茶,在等人倒茶,在等杯满,也在等杯空。只要杯不空,我们就有理由让自己快乐起来;即使杯已空,亦会有人在刚刚好的时机把它续满。
一期一会,我们要珍惜每个瞬间的机缘,这些小机缘在不经意间把我们已空的杯子续满,若因漫不经心轻忽了眼前,怠慢了当下,那会是比擦肩而过更深刻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