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读书分享会

没有写在纸上的书籍

来源:图书馆  时间:2020-11-28 16:24:31  浏览:

殷商时代,中国有了刻在甲骨上的一段段卜辞,甲骨是当时书籍的载体;春秋战国时期,书籍刻在竹简、木简上或写于绢帛之上;造纸术发明之后,书籍的载体变成了手写的纸张;印刷术的出现,使人们摆脱了人工抄书籍的局面,书籍得到了更广泛的流传;现如今,在现代化新媒体技术支持下,电纸书把海量的阅读资源通过电子墨水显像技术呈现在世人面前,以其轻巧灵活、便携的优势,成为现代人阅读工具的首选。

书籍自古以来就是人类表达思想、传播知识、积累文化、传递经验的物质载体,是人类知识最重要的传承方式。新媒体技术的发展除了让书籍的载体发生了变革之外,也使“书籍”的形式更多元化,电影、纪录片、自媒体短视频、访谈等愈来愈担起思想文化传承的重任,成为人们在泛娱乐化时代获取知识资源的首选。

“书籍”形式多样地记录着思想、文化与历史,它们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引领我们去思考。


纵有疾风起,人生不言弃

分享人:胡俊鹏(机电201

我今天要分享的是宫崎骏的《起风了》,《起风了》是宫崎骏耗时五年的收官之作。宫崎骏曾这样描述自己创作《起风了》时的心情:“‘没有观众’的恐惧,‘即使没有观众也没有什么’的淡然,时常交替出现在我脑海里。”然而,他也曾坚决地表示:“要做这部电影的理由只有一个:我想做。”

说明: 7510e3712ae2000

这部动漫结合了昭和时期新心理主义代表作家堀辰雄的小说《起风了》,以及宫崎骏发表在模型杂志《Model Graphix》的连载漫画。小说《起风了》以作家本人的生活为原型,故事的主题是“爱与死”,讲述了他和女主人公节子相爱订婚,并一同在高原疗养院面对生死的故事。宫崎骏的漫画原作以二战为背景,以零式战斗机的设计师堀越二郎为主人公,描写二郎为了实现飞机设计的梦想,在动荡年代的狂风下努力生存的故事。

我认为《起风了》传递给观众的第一要素是生存。战乱的年代,堀越二郎和周遭的人生活得小心谨慎。之后,二郎与菜惠子相爱,却得知她患上了肺结核。面对死亡,二郎与菜惠子坚强地一起度过剩余的时光……在这里,导演并没有将菜惠子的死作为影片最后的高潮,而是将“火车站重逢”一场戏进行了着重处理。这种表达恰恰展示了影片的重点:《起风了》描述的是如何在血雨腥风的时代中努力生存的故事,而不仅仅是身患绝症的女孩该怎样存活下去这么简单。

第二要素是困惑。影片中,作为一名战斗机设计师,对战争的厌恶以及对飞机制造的热爱时常在二郎内心交织。意大利伟大的飞机设计师卡普罗尼几次出现在二郎的梦境中,他问二郎:“ 你是否有设计战争杀戮工具的心理准备?你要做的工作是被人痛恨的,你做好心理准备了吗?”同样的问题也存在于宫崎骏身上。以设计战争杀戮工具的人作为影片的主角,是否有美化战争的嫌疑?作为反战主义者,宫崎骏和故事中的二郎一样,同样面临两难的境地。但他还是去做了。

影片的最后,我们看到了一地的轰炸机的残骸。就这样零式战斗机,载着无数日本青年的灵魂,消逝在蓝天之中。一个人的命运是无法和他所在的国家与社会的命运脱钩的,堀越二郎奉献了自己的一切,为这个国家换来的是加速它走向灭亡的油门,他那设计出让所有人幸福的飞机的梦想,成为无数青年的最后的坟墓,这才是最大的讽刺和控诉——国家和社会——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让这一切成为“李梅火攻”(即“东京大爆炸”)投下的地狱之火,烧尽了整个旧日本帝国。

最后,宫奇骏在一片空荡的原野上念了那两句诗“纵若疾风起,人生不言弃”,我们熬过了最苦的日子,现在这点苦难算不得什么——但是不要再走错路了,起风了,唯有努力生存。

 

遇见苏东坡

分享人:周豪(机制201

我们从唐诗的月光美酒里遇见了李白,在宋词的刀光剑影里遇见了辛弃疾,在《红楼梦》的高门深宅里遇见了贾宝玉。而现在我们要从纪录片《苏东坡》中遇见苏东坡。

我与大家分享的作品是纪录片《苏东坡》。大家听到“苏东坡”三个字会想到什么?诗人、明月、东坡肉?还是文人、官员、政客?我想大家都会想到前者。虽然说苏轼半生为官,几多波折,于世间辗转几十年恍若虚度,但他的诗文却被人们传唱了千年,与他一同经历了时光的磨折而共证不朽。让我们跟随纪录片《苏东坡》一同去走近他。

影片以现实古代交错的艺术手法、高雅而又通俗的讲述方式,以其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为主线,展现了他富有戏剧性的一生,带我们靠近这个千年前的灵魂,感受他的喜怒哀乐与处世思想。

正如影片所言,当一个深沉伟大的灵魂与厚重辽阔的土地相遇,一定会碰撞出令人回味的传奇故事。影片笔调轻松,镜头一开始便指向一份美食——令人垂涎欲滴的“东坡肉”,从而说明苏轼千年来对人们生活产生的影响。据我所知,在中华美食中有六十多道菜直接或间接由苏轼所发明。

                                       

在影片中,你可以看到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入狱,日夜担心性命不保;也可以看到他夜游赤壁,仙鹤翩然飞过,明月出于东山;更能看到他与老僧对坐,半夜突觉腹饿,小和尚用麻油炸了半碗剩面条,变成了一道传世美食“东坡饼”。他会为生计发愁,去沙湖买田的途中,一场雨淅淅沥沥地落下,天晴之后悠然吟出一首《定风波》。他也与友人夜中长饮,醉酒回家,敲门而不得入,家童鼻息仿若雷鸣,于江畔独坐,倚杖听江声,留下了“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人生感慨。由此实现了文学与精神上的突破,迈入了李白杜甫这一行列。

通过对影片的观看与思考,我体会到了苏轼的人生态度。那是一种淡然处世,面对逆境而不悲观,在不易的生活中积极创造快乐的人生态度。他一直有对归隐的向往,但他一辈子都没有真正归隐。他一直在生活中找寻解脱,与生活、与苦难达成和解。从而真正成为了“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苏东坡。体会和学习他的人生态度,让我们成为更美好的自己。我想这便是苏东坡跨越千年的时光赠予我们最宝贵的礼物。

迷失 .寻回

分享人:尚梓菡(导游201

我们永远都在迷失,也永远都在寻回。陆游说过:“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刘震云在他的小说《一句顶一万句》中也曾思考过这个问题——“出”还是“回”。宫崎骏也谈过这个问题,在他的《千与千寻》里。

十岁的小女孩千寻因为父母的工作调动和父母一起从都市搬到了乡下,但没想到在她们搬家的路途中,一家人莫名奇妙的进入了一个由汤屋魔女所控制的灵异世界,为了救爸爸妈妈,千寻经历了很多磨难。

《千与千寻》整部动漫被一种“细思极恐”的气氛萦绕着,丰富的大餐,膨胀的欲望,小镇里千寻的爸爸妈妈正在大快朵颐,却突然变成了猪。作为一个小女孩,她的内心一定是恐惧的。这个世界由汤婆婆主宰,她通过夺走名字来控制这儿的人,名字若是被夺走,人们记不起来自己的名字,就会忘记回家的路。

宫崎骏在电影里讽刺了当今社会的种种。每个到汤屋异域的人都必须吃这里的食物,否则就会消失。不工作的人就会被淘汰,变成猪。这多像身处社会中的人,无法与社会脱钩,社会中的“潜规则”每个人都必须遵守,小心翼翼的活着。

面对“腐烂神”时,大家都唯恐避之不及,孰不知这是自己造成的。垃圾、工业废弃物,被无情地丢起到河流之中,河神苦不堪言,人类却纷纷逃避。而面对无脸男的金子,人们毫无抵抗力,为它痴迷疯狂,像极了当今社会的某些人,为了钱不择手段,任意触碰法律的底线。这是迷失,一个社会,一个时代的迷失。 

                                             

这部动漫最温情的片段应该是在千寻最无助的时候,白龙对千寻的帮助,他忘了自己的名字,但是向善的本质却没有被他遗忘,他叮嘱千寻让她不要忘了自己的名字,一旦忘记了,就回不到原来的世界了。也正是因为如此白龙才没有完全迷失,寻回了自我,最后和小千回到了人类世界。

《千与千寻》的故事,启于隧道,终于隧道,由真入幻,由幻入真, “小千”与“千寻”,迷失在汤屋异域的是小千,迷失在现实世界的是千寻,千寻终究还是记起了自己的名字。名字代表人最初的价值观,纵有数不尽的迷茫,去往之处定能与你相会。每个人心中都有过一种东西,值得我们寻回并守护,那种东西就是——向善的本能。

《人生第一次》

分享人:刘喜红(学前206班)

在纪录片《人生第一次》中,讲述了12种人生需要面临的第一次,比如出生、成长、结婚、买房等等。有些第一次也许不是一些人需要经历的,而有些第一次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比如成长。

种子,

被埋在雪大雪下,

安静发芽。

老枯树,

在夜里,

长出一根新枝丫。

而我,

在爸爸妈妈看不到的地方,

偷偷长大。


这是一位十二岁少年写的小诗,他叫施应锁,是大山里的孩子。

他的家里有一头小牛,那是他的好朋友,小锁有任何烦恼都会讲给小牛听。你听,原来是小锁要上初中了。

谈到学习,永远避不开的话题就是高考,但是高考作文上却有个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你会不会有这样的疑问:学诗歌有什么用处?高考也不考,学它干嘛。

我只想说,学诗歌的孩子,不会砸玻璃。

“是光”公益机构创始人康瑜来到了大山,来到了孩子们身边。在他们的第一节诗歌课,带他们透过云层,透过大山,倾听内心的声音。

山区的孩子内心是安静的、敏感的,而诗歌像是打开了他们心灵的钥匙。

小锁在课堂上并没有写出诗歌,他回到大山后,沐浴在草香暖风中,写出了人生的第一首诗歌:

闭上眼睛的时候,

我看到了,

绿色的风。

它抚绿了山林树木,

烫金了我的小牛,

亲吻了家里的白墙,

染黄了阿爹的苞谷。

但,

我不会把风变色的秘密,

告诉你。

但是小锁并没有给阿爹读他的小诗,这里的大人们都在为生计奔波,不论是在家务农,还是去外地打工,他们都没有太多时间,来陪伴自己的孩子。

穆庆云是位十二岁的独居小女孩,她的母亲为了还债去广东打工,母女俩很久没见面了。

在静静的深夜,穆庆云给母亲打了个电话,她想念她的妈妈,于是她写了首小诗,念给妈妈听:

小鸟是大鸟的孩子,

白云是蓝天的孩子,

路灯是黑夜的孩子,

母亲去广东的时候,

我把我的鞋,

放在母亲鞋的旁边,

因为,

我是母亲的孩子。

诗歌可能改变不了一个人的命运,但它确实可以改变一个人。

诗歌课的开设也好,选择将学生们的诗歌画在墙上也好,对于那些孩子们而言,不仅是发散思维、陶冶情操的过程,更是让他们拾得自信、培养责任感的过程。开始的他们也许羞涩胆怯,会因为不适应新的环境而感到自卑;会因为缺少父母的关爱而被迫独立。但是还好有诗歌,让他们自信,让他们成长,让他们知道,即便他们永远都会生活在这个小小的漭水镇,他们也是未来的主人。

其实,书籍永远都是书籍,即使它换了一种形式。

谈起读书的好处,培根曾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三毛说:“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是读有字之书,前行路上的经历如同我们分享的电影与纪录片,亦是“无字之书”。

读书越多,行程越远,我们的内心愈宁静开阔。

我们风尘仆仆地活在这世上,唯有内心广阔,才能在千沟万壑的人生旅途中,步履坚定,处变不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