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读书分享会

人间至味

来源:图书馆  时间:2022-11-03 10:46:27  浏览:

天空泛起鱼肚白,厨房里酿着美味:软糯甘香的米粥,热气腾腾的肉包子,外酥里嫩的大油条,脆生生的腌黄瓜,咸香流油的鸭蛋,满溢的烟火气宣告了新一天的开始。


柴米油盐、一日三餐是头等大事,寻常的食物亦成为文人墨客笔下的主题。苏东坡在《食猪肉》中曾云:“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李渔有言:“生萝卜切丝作小菜,伴之以醋及他物,用之下粥最宜。”郑板桥说:“扬州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袁枚在《随园食单》中记载:“熟物之法,最重火候……有愈煮愈嫩者,腰子、鸡蛋之类是也。有略煮即不嫩者,鲜鱼、蚶蛤之类是也。”

不少文学大家从美食中酿造美文。周作人谈“吃”,写出了气定神闲的人生况味,平生所尝,皆成文章;梁实秋的“吃”是文人式和书房式的,举箸提笔间都是浓浓的思乡之情;汪曾祺笔下的食物有一种质朴又亲切的烟火气,让在尘世里翻滚的人,从最平常的一餐一饭中感受到生活的乐趣。

人间烟火气萦绕在文人雅士心头,飘入寻常百姓的三餐四季,亦成为知行读书分享会师生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9月29日晚,图文中心知行读书分享会举办了主题为“人间至味是故乡”的读书分享活动,共25位师生参与。与会师生感受到中华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纷纷畅所欲言,聊美食,、说读书,、谈感悟,并分享了原创的与美食相关的文章,就各自的阅读、生活体验踊跃交流,分享阅读的喜悦,感受文化的力量。

分享要点一:

人间有味是清欢

分享人:会计213班 王晓敏

你要写馐,就不能只写馐。要写千年百味,百年传承;要写人间百态,悲欢聚散;写万物皆可食;写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写人间有味是清欢。

中国上下五千年,政治、经济和文化历经多次创新与发展,民以食为天,食物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为不可或缺,即便不为温饱,人的欲望也会促进食物的发展。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可以很好地运用烘、煨、烤、烧、煮、蒸等十多种烹调方法,动物性油脂和调味品相较于春秋战国时期也日渐增多。到了魏晋南北朝,油烹法大放异彩,油烹法制出的不少名菜对后世影响深远。至隋唐时期,地方特色开始盛行,诸如胡食、北食、南食、川味、素食,从烹饪方法到对食材的追求,无一不体现了人们对吃的重视,就连吃的雅称也表达了这一点,如:宴集、宴饮、饯别、洗尘、就餐、用膳等。

中国八大菜系:鲁、川、粤、闽、苏、浙、湘、徽,历经千年,菜肴丰富多彩,烹饪方法精巧,各大菜系、各式菜肴、各类做法,凝聚了千年以来一代代人的智慧结晶。直至今日,依然有人苦苦钻研,从古书中找出关于菜肴的记录,一次次地尝试,渴望复刻出那时的美味。这些菜肴是无言的见证者,见证了文人墨客的诗酒宴,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见证了愁绪满满的饯别宴,“碧云日暮无书寄,寥落烟中一雁寒”;见证了轻歌曼舞的奢华宴,“姹女金翁常宴会,堂前夜夜牡丹开”;也见证了人们争相抢食树皮,易子而食的荒诞。

菜肴寄托着无尽情丝,太多离、合、聚、散都有它的身影,古往今来,不外如是。“上车饺子下车面”,是关怀、是不舍;“天下无不散的筵席”,是释怀。有一种味道叫家乡味,从乡野之中诞生,在平凡朴实的生活中升华,融入情与思,成为萦绕心头,最值得回味的味道。

分享要点二:

荠菜饺子

分享人:赵天佑

荠菜是我们北方众多野菜中的一种,我们当地叫它“地菜”,大概是因为它脖子短,贴地长的缘故。

荠菜长在田间地头,每年清明前,是荠菜最鲜嫩的时候。家常的做法是剁碎了根叶,和着猪肉糜,拌成饺子馅。也可以寻几颗青蒜,捣成泥,倒上新磨的香油,和着焯水的荠菜段凉拌,荠菜的清香伴着油香、蒜香,让人忍不住食指大动。我不太喜欢吃凉拌的荠菜,虽然鲜嫩,却有淡淡的微苦,母亲却甘之若饴,她笑话我是一个不能“吃苦”的人。

荠菜漫布于山野田间,加之个头矮小,寻找它并不是一件易事。父亲却极爱挖荠菜,倒不是因为他有多么爱吃荠菜,他是喜欢寻荠菜这个过程。每年三四月份,父亲总是爱挑个小筐,优哉游哉地去挖荠菜,顷刻便不见了人影。

父亲回来之时,筐里总有些收获。有时是一把香椿,有时是几朵枞菇,有时是几颗板栗,更多的时候还是荠菜。运气再不济,他也会采一把水芹回来。

母亲不大懂他,常在他身后大声喊:“别去了,别去啦!季节过了,什么都没有啦!”可父亲还是挑着他的筐独自往前走,头也不回:“我去找试哈儿。”有时父亲也会带上我,当然我是找不到什么的,也就只能四处打量着春天的林子和田间地头。湿漉漉的枯叶铺在泥土地上,零星的绿意从层层枯叶间透出来,隐约看到细小的虫子在枯叶缝隙中匆匆爬行。

和父亲穿梭在田间,停留在树下,哪怕什么都找不到,看看山坡上啃草的牛,也是清净有趣的。当然,若是能和父亲找到些什么,全家人都会跟着开心。因为,我们终于有一顿饭,可以暂离春日稀疏的菜园那日复一日的寡淡了。

后来我离家求学,在远离家乡寂静的繁华里,在钢筋混凝土的包裹中,很少能再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味道了。清明假期,本来和母亲说好不回家了。,可还是鬼使神差地踏上了回家的火车,。妈妈骑车到村口接我,在肉店里挑选了一块好肉,说:“晚上,咱们就吃饺子吧!”

爬山,穿林,车停进院子,父亲仔细询问了我的近况,对母亲说:“晚上,我们吃饺子。”

得知猪肉已经买了,父亲问我:“你想吃什么馅儿的?荠菜、小葱,还是芹菜?” 没等我开口,他又说:“嗯,城里没有野生的荠菜吧,我们就吃荠菜饺子。”“可是这个时候,荠菜不是已经过季了吗?”“没事,去找试哈儿。”

父亲起身挑起小筐,我跟在他身后,往菜园边走去。菜园的篱笆已经颓败了,稀稀拉拉地相互依托着才没有倒。包菜仔在里面卷成一团又一团,还有一些菜我不认识。

我低头看,怎么也找不到荠菜,野草倒是有很多。“诶,这里有一棵。”父亲拿着小锄头,就地画了一个圈,我低头一看,发现那棵荠菜已经开了花。

“爸,开花了。”

我俩只好继续往前走。

“我知道有个地方,荠菜特别肥。”父亲的声音突然高起来,他一脚踩进树林旁的阴沟里,我赶紧跟上去,生怕他被绊倒了。

那里的荠菜的确很肥,只不过,花也开得比别处更高。我们又接连辗转找了三四个地方,发现情况都一样。细碎白白的荠菜花,在春天的暖风中,左右摇摆着。春已至清明了。

竹筐靠在父亲的脚边,空空如也。他略微有些丧气,站在田埂上轻声说道:“确实过季了,都老了。你早点回来就好了。”

分享要点三:

豆腐

分享人:机电222班 王宏毅

栾川豆腐是栾川的特色产物,也是时光烙在我味蕾上永不磨灭的记忆。

栾川豆腐的制作过程看似简单,实则深含奥义,分为三个步骤:首先,用山泉水泡豆,优质的山泉水富含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以及多种微量元素,使得豆腐口感更好,味道更鲜美,营养更丰富;其次,用石磨磨浆,石磨的温度较低,在碾磨豆子的过程中不会破坏豆子的营养成分,不改变其纯正口感;再者,就是使用独特的栾川酸浆卤水点浆,使豆香更加浓郁、醇厚;最后,用石板压榨,压力大,压榨时间长,出品率低,但豆腐久炖不烂,口感筋道。

豆腐天生人间味,文人墨客不光会吃,还会写诗。宋代朱熹有诗:“种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王术,安坐获泉布。”元人张劭有诗:“漉珠磨雪湿霏霏,炼作琼浆起素衣。出匣宁愁方壁碎,忧羹常见白云飞。蔬盘惯杂同羊酪,象箸难挑比髓肥。却笑北平思食乳,霜刀不切粉酥归。”

清代李调元最有意思,把豆腐各形各味均作诗咏了一遍:“豆腐脑:家用为宜客非用,合家高会命相依;豆腐皮:石膏化后浓如酪,水沫挑成皱成衣;豆腐丝:剁作银条垂缕骨,划为玉段载脂肥;豆腐干:近来腐价高于肉,只恐贫人不救饥……”

关于豆腐,总有说不完的话题。吃一碗豆腐,尝百味人生,品中国千年文化。

分享要点四:

一碗素面

分享人:机自211陈嘉豪

夏日,窗外的蝉虫叫得格外卖力,消磨掉了我最后一丝睡意。在母亲的唠叨下,我那十五平米的房间便成了心中最后的“净土”。与女友分手和没日没夜的备课,让我格外焦躁,夜深,想到这无尽的世界与远方,想到向往的城市……买了一张前往苏州的凌晨车票。

作为北方人,我尝过劲道的新疆拌面,尝过滋补的河南烩面,也尝过具有乡土气息的陕北手擀面,这些面具有鲜明的特色,回味时,或激奋或柔韧……与之相比,苏州的素面更为清淡,惬意。

抵达苏州,我并未闲逛,老姑苏低矮的房屋让我有种莫名的亲切感。天还未亮,背起相机朝西园寺走去。寺院不大,半小时光景便能逛完,寺庙给人一种古时姑苏的感觉。清晨的一缕缕阳光穿过茂盛的树叶打到地面上,我的脚步也挪移到了素面馆前,也许是天太早的缘故吧,没什么食客在此等候,我顿了一会儿,闻到一股清甜的气息从馆后传来。房槛、房门、房梁都被这种气息环绕着,不争气的肚子因此叫了两声,打扰了寺院原有的肃穆。

走进素面馆,馆中的椅凳全为木制,桌上只放有一桶木筷,没有其他调料。找了一个靠窗的位子,打开窗,点了份观音面。忽然听见钟声传来,一阵清风吹过,抚顺了我的头发。我闭上眼,感受这姑苏西园寺独有的惬意,不知不觉竟睡着了。听见师傅叫号,睁开眼,看见师傅端着一碗素面向我走来,双手平稳,满含对面的敬意。不大的瓷碗上飘着一层雾气,我学着师傅的样子把面稳稳地放在桌上。

近看这浇头,有香菇、笋片、油面筋。淋在素面上显得格外协调。拿起筷子轻轻搅拌,夹起一根素面细细品尝,面偏甜,再品尝香菇与笋片,香菇软嫩,顺着嗓子滑入腹中,笋片尤其脆,咬上一口,咔吧的声音令人欣喜。素面入口,带来的并非是味蕾的爆炸,而是味觉的升华。我吃完这碗素面,在座位上久久不愿离去。

窗外的钟声还未停止,我陷入沉思,人生是不是也应该慢慢品味呢?在起起伏伏的人生中,我们会遇见很多困难与挫折,我们会烦躁,疲惫,甚至哭泣。但若怀有一颗平常心,从容面对人生,也许就是另外一番光景。静静地吃完这碗素面,窗外的钟声已然消逝,我离开了西园寺。

至今想起西园寺的素面,我都会想起它带给我的那份从容。

分享要点五:

番茄炒蛋再炒饭

分享人:物联网211班 李杨森

光透过窗户打在了正在伏案的我身上,八月正午的太阳又热又刺眼,只是抬头看了看就被晃得有些头晕。

离开学还有一段时间,父母要求我每日早起学习,虽然很不情愿,还是应了下来。虽说家里只有我一个人,没有人监督,但答应父母的事还是要做到的。早起后的大部分时间我都在发呆,也没学到什么,不由地叹了一口气,肚子也随即叹了一口气,这才想起该做饭了。

家里只有我一个人,想吃什么都可以,但需要自己动手去做。我到厨房翻了翻,只找到了三个番茄,一些鸡蛋,和一碗昨天剩的蒸米饭。起锅,烧水,将番茄从底部划出十字刀口,放入热水中浸泡一会儿,捞起后去皮、切块儿。拿四个鸡蛋打入碗中,打散。起锅烧油,倒入鸡蛋翻炒一会,随后放入番茄,再翻炒,加些许糖、盐和生抽,稍等片刻,番茄炒蛋算是完成了。

将它端到客厅,打开电视,开始品尝这份自制的番茄炒蛋,它没有网图那么鲜艳,也没有预想的那么美味,它只是一盘普通的番茄炒蛋,夹起一块番茄放入口中,微酸的味道刺激着我的味蕾,我端着盘子回到厨房。

将剩饭翻炒加热,加入刚做好的番茄炒蛋,番茄炒蛋又炒了饭,关火,盛饭,尝了一口,味道有点淡。看着这碗略显失败的炒饭,不禁想我的奶奶,想起了那个每次做饭都会多做一点的老人和那个每夜饿了都会起床偷吃橱柜里剩饭的少年,或许多年以后,再想起橱柜中的剩饭,依然会认为那就是人间美味。

收拾完厨房。太阳开始西下,阳光也不再刺眼。我将剩下的饭菜也放入橱柜,拨通了一串不曾遗忘却常忽略的号码。

“喂……”

“是我呀,奶奶”

“你那边怎么样?”

“我这边挺好的,就是想吃你之前经常吃的那个饭了。”

“就是那个……那个……”

“番茄炒蛋再炒饭。”


写在最后:

从抗日战争时在炮火连天中读书,到1997年去世,汪曾祺老先生一生所经历的大事,遭受的磨难不可谓不多。但他却始终旷达、包容、平和,文字混杂着生活的烟火气,这种烟火气里透着熨帖人心的暖意。他看到了所有苦难,却把它们化成淡云和轻风。

正如汪曾祺老先生关于吃的感言:有些东西,自己尽可不吃,但不要反对旁人吃。不要以为自己不吃的东西,谁吃,就是岂有此理。

老先生曾说,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尝。对食物如此,对文化、对生活也应该这样。

人间有味是清欢,清茶入喉,佳肴过巷,品人生百味,尝人间百态。

文字来源:知行读书分享会

文字编辑:郭一幔、许茂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