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读书分享会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读马拉松

来源:图书馆  时间:2019-04-29 16:42:05  浏览:

不登高山,无以知天之高渺;不临深壑,无以知地之厚重;不习经典,无以知学者之大。每一本经典,都蕴含着独特的智慧。它们早已有了自己的灵魂,希望你能善待它、读懂它。     

今天我们齐聚在读书分享会,开启了一场“阅读马拉松”活动,我们一人一个篇章,从开篇到后续的跌宕起伏,你讲完,我来接,我接完,你来说。大家用不同风格的语言共同讲述了一个动人心弦的故事。     

文以载道,德以修身。阅读分享从不曾局限于某一种固定的形式,我们分享不止,创新不断。我们也在分享和交流中,思想和灵魂碰撞出了智慧的火花!我们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成长,逐渐成熟。     

《解忧杂货店》     

分享人:孙敬业(数控181) 胡意德(机电175)     

赵作岩(机制182) 张健(物流184)     

 

该书讲述了在僻静街道旁的一家杂货店,只要写下烦恼投进店前卷帘门的投信口,第二天就会在店后的牛奶箱里得到回答:因男友身患绝症,年轻女孩月兔在爱情与梦想间徘徊;松冈克郎为了音乐梦想离家漂泊,却在现实中寸步难行;少年浩介面临家庭巨变,挣扎在亲情与未来的迷茫中……他们将困惑写成信投进杂货店,奇妙的事情随即不断发生。

第一章回答在牛奶箱里     

深夜,三名小偷敦也、翔太、幸平正开着偷来的汽车逃跑。途中汽车突然抛锚,无奈下三人只好逃入翔太以前发现的弃屋“浪矢杂货店”里躲避,待到天亮再作打算。三人在店内搜索时,突然有一封信从铁卷门上的邮件投递口被投了进来。三人拆阅信件,发现内容是一个化名“月兔”的女性写来的烦恼咨询信。从店内留下的旧杂志,三人发现这家“浪矢杂货店”因为以前的店主将致函的烦恼咨询信件一一用心解答而闻名。敦也坚持不要理睬,而翔太和幸平则认为这种机会千载难逢,决定给那封咨询信件写回信。     

第二章深夜的口琴声     

立志成为歌手的克郎,某次前往孤儿院“丸光园”作慰问演出。孩子们对克郎的演出都很陶醉,但其中却有一个女孩对克郎的演出不理不睬。克郎演唱了所有可能令那个女孩喜欢的歌曲,但全都毫无效果。正当克郎以为她对音乐没有兴趣而放弃,并演唱他在演奏会结尾必定会演唱的自己创作的歌曲时,女孩突然表现出感兴趣的样子,更主动和克郎搭话。     

和女孩谈话后,克郎回想起往事。曾经正在读大学的他为了音乐不惜休学,然而在音乐路上处处碰壁,不受赏识。而在家乡的父亲因身体不好,家里开的鱼店需要自己继承。夹在“追求梦想”和“接受现实”两个选择之间不知如何抉择的克郎,往家附近的“浪矢杂货店”投去咨询烦恼的信件。     

第三章在思域车上等到天亮     

浪矢贵之回到父亲在老家经营的浪矢杂货店,劝父亲将杂货店结业和自己一同生活。但浪矢雄治正在为寄到店里的烦恼咨询的信件解答,因而一直没有答应贵之的要求。然而这次,雄治突然说“是时候了”,然后答应关店跟贵之同住。     

第四章听着披头士默祷     

浩介从意外死亡的堂兄的遗物中接手了披头士的唱片,自此成为了披头士的歌迷。浩介家境殷实,因此房间里配置了用来听唱片的最新型的音响,经常招待朋友们来家里听唱片。然而某天,他得知父亲的公司陷入了经营困境,同时也从友人那里得知披头士将要解散的消息。     

第五章来自天上的祈祷     

在离天亮还有一小时的时候,敦也等三人收到了新的投信。寄信人自称为“迷途的小狗”的十九岁的女孩,在信中她说道想辞去OL的工作转行当酒家女,不知如何是好。三人认为她是个轻浮的女孩并回信,但在之后的来信中,“迷途的小狗”叙述了自己的详细情况,三人不由得改变了想法。     

分享感悟     

一部没有血腥味的推理小说,一个个独立的故事,各怀心事的男男女女,牛奶箱投递口来来回回的信件,堆叠成了温暖。 不难发现,这些人都是有关联的,他们不仅仅是去浪矢杂货店咨商过,还有一个地方--丸光园,那个孤儿院,所有人都与这个孤儿院的关系匪浅,有人在这里成长,有人在这里重获了新生,有人在这里失去了生命。浪矢老人和老院长的一段缘分,是所有故事的起源。浪矢老人的老伴死去以后他一蹶不振,通过为人们咨商找回了生命的意义,真的只是这样吗?浪矢杂货店为什么会一日复活?为什么相隔几十年的人能够相互传递信件?在我看来,这些是两位老人缘分的延续。穿插这一段,点到即止,却能让人探索余味。《解忧杂货店》不故意煽情,却道出了人性之美。感动之余,感慨东野强大的逻辑推理能力。     

其实所有纠结做选择的人心里早就有了答案,咨询只是想得到内心所倾向的选择,最终的命运还是得靠自己一步步走出来。 

 

《连城诀》     

分享人:孙敬业(数控181)     

 

http://image.suning.cn/content/catentries/00000000010454/000000000104547677/fullimage/000000000104547677_1.jpg

这是一部好人受屈的武侠小说。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金庸写下了这副对联,让很多人知道了金庸小说有哪些。可是对于我来说:真正读完了的只有三本《笑傲江湖》、《鹿鼎记》、《连城诀》。在这三部小说中,《连城诀》是篇幅最短,出场人物最少,主角与大反派的斗争也是最没有看头的。但即便是这样,却足够让你怒火填膺,因为这是一部好人倍受折磨的小说。     

小说中的主人公狄云本是乡下一农郎,如果不是后面万震山的一封请柬,如果不是戚长发聪明反被聪明误,我们的狄云和戚芳或许会成为金庸笔下唯一的师兄妹夫妻,所谓牛郎织女,大抵如是。但是小说的发展不可能一味按照读者的愿景走下去。随着故事的发展,戚长发、万震山、言达平、梅念萼、花铁干、血刀老祖、汪表兄、凌退思、凌霜华、丁典等这些人陆续登场,狄云也被折磨得死去活来,左手手指被全部削断,琵琶骨被穿透。自己青梅竹马的小师妹嫁给了自己的杀父仇人的儿子万圭,自己被小师妹当成是奸人妻女,夺人钱财的恶棍。狄云被狱友丁典每日痛打,彻底的绝望逐步占据了狄云的内心,他最终选择了自杀。     

小说到这里已经足够引人发指了。但金庸并不罢休,他又让丁典练成了神照经,救活了狄云。二人摒弃前嫌成了知己好友。狄云在丁典的解释之下明白了自己所受到的是怎样的弥天大冤。狄云在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对于自己师父的绰号“铁索横江”四个字的真实含义,狄云始终是懵懂无知。     

故事的发展告诉我们那个精于世故,武功笑傲江湖的丁大侠,原来也是一个受尽人间折磨的苦人儿。丁典自从在菊花会上见了凌霜华就为佳人倾心,后来,凌府举家搬至江陵,凌退思已经成了荆州知府,凌退思为了得到连城诀,假装同意凌霜华与丁典的婚事,却暗地里埋伏下金波旬花之毒,暗算了丁典,丁典最终中毒而死,凌霜华将连城诀刻在棺材内,也只为完成丁大侠的意愿,二人的爱情让狄云十分羡慕。狄云从此心中只留一事,完成丁大哥的遗愿:与凌霜华合葬。狄云的狭义在这里也是得到鲜明体现:他以残疾之躯为义兄完成了心愿。紧接着作者又在这里安了一道神来之笔,借着血刀老祖的高深功力从铃剑双侠手中救了狄云,阴差阳错地狄云成了血刀老祖的徒孙,他的腿骨被血刀老祖接好,任督二脉也被血刀老祖打通,神照经成了他的独门绝技,又习得血刀刀法,自是天下无敌。狄云在大雪山中亲眼目睹了花铁干的卑鄙行径,水笙也成了天涯零落人,他此刻只觉得水笙之所以有今天这一步,有一大半是因为自己的缘故,只是当此之时,狄云已经对世间的事了然于胸,又觉得谁也不亏欠。但是,狄云终究放不下心中对小师妹的感情,只觉得自己还欠着戚芳一点人情,想着戚芳与万圭也算得上是恩爱夫妻。总是为旁人着想,将言达平交给他的解药如数交给了戚芳。     

故事到这里,或许是因缘巧合,或许是金庸要成全戚芳,狄云这一对苦命鸳鸯。将杀父真相公之于众,万震山砌墙的举动终究是应了那句话: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关键时刻狄云来到屋内,将万氏父子砌入夹墙之内。本来这二人已经是难逃一死,但是戚芳还是选择去救那个和自己同床共枕数年的万圭,结果命丧黄泉。在师妹戚芳被万圭杀害之后,狄云又承担起照顾其女儿“空心菜”的责任,回到了雪山深处,与水笙生活在一起。小说的最后,金庸设计的连城诀让所有遭人痛恨的一干人都死在了染有剧毒的金银珠宝上。我想这也算是作者在帮助狄云了却他前半生的心愿。只不过,在小说中这一切也是天意。后半生的狄云会是什么样子。我和大多数只看过小说的人一样,都认为天下无敌的狄侠客终究不会再次出山。     

再来阐述这部小说,不由得想到了苏东坡定风波一词中的那句话: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再来细想金庸小说,如果要论武林秘籍的重要性,这部小说显然不及笑傲江湖。如果要论武侠中的儿女情长,这本书也不在金庸小说的三甲之列。但是它仍然是金庸小说中最令人震撼的小说之一,因为它反映了真实的人性,使人觉得这就是真实的社会。     

最后,送两句话给大家,一句话是戚芳告诉狄云的:“空心菜!别说话!小心人家冤枉你贼。”     

一句是水笙告诉狄云的:“我知道你会回来的,你一定会回来的。”     

看完这本书,兴之所至,写了这首短诗:     

金庸的狄云     

让我泪眼婆娑     

我是觉得狄云和常人一般无二     

实在是世间最常见的人了     

金庸把这种人也塑造成了大侠     

为何要遭受这种种磨难     

或许是不如此     

心智就无法开启     

 

老师点评     

在我们上大学的那个年代,金庸的书真的非常火爆。这本书的确不是金庸小说里边比较火爆的,这个应该属于金庸相对来说比较早期的作品。我们那个时候基本上就是男生读金庸,古龙,然后女生读的就是琼瑶。只不过我们当时流行的就是这批作家。我觉得男作家基本上对人性的恶揭露的非常深刻。然后他的写法也很有意思,我觉得金庸写书喜欢这样,就是他表面上在写这个人物,他会写到另外一个没有在作品中真实出现的人物。     

 

阅读延伸     

《连城诀》写于1963—1964年,那时《明报》和新加坡《南洋商报》合办一本随报附送的《东南亚周刊》,这部小说就是为那个周刊而写的,书名当时叫做《素心剑》。     

《连城诀》是从金庸埋藏心底的一个儿时故事发展出来的。他家有个叫和生的长工,是个残疾的驼子,小时他发现爸爸妈妈对和生很客气,从来不差和生做什么事,只是让他在家扫地、抹尘,接送孩子们上下学堂。遇到下雪、下雨的日子,和生总是抱着他上学,是他记忆中一个很亲切的老人。和生是江苏丹阳人,家里开一家小豆腐店,父母替他跟邻居一个美貌的姑娘对了亲。家里积蓄了几年,就要给他完婚了,结果他被一家财主诬陷为贼,下到狱中,关了两年多才放出来。父亲、母亲都气死了,未婚妻给财主少爷娶了去做继室。有一天和生在街上撞到财主少爷,取出一直藏在身边的尖刀,将那财主少爷刺了个重伤。和生也不逃。正好金庸的爷爷查文清做丹阳知县,重审狱中每一个囚犯,得知和生的冤屈,十分同情,不过他刺人行凶确是事实,也不便擅放。查文清辞官时,索性悄悄将和生带回家来。和生当然不是真名。 

段落分享     

狄云不知如何制止才好。抬头向血刀老祖瞧去,只见他和那老道刘乘风斗得正紧,血刀幻成一道暗红色的光华,在皑皑白雪之间盘旋飞舞。刘乘风出剑并不快捷,然而守得似乎甚为严密。两大高手搏击,到底谁占上风,狄云自然看不出来。只听得水笙不停口大叫“爹爹”,叫得几声,改口又叫:“表哥,表哥!”狄云心烦意乱,喝道:“小丫头,你再不住口,我把你舌头割了下来。”     

水笙道:“我偏偏要叫!偏偏要叫!”又大声叫:“爹爹,爹爹,我在这里!”但怕狄云真的过来动手,站起身来,拾了一块石头防身。过了一会,只见他躺在地下不动,猛地想起:“这个恶和尚已给我和表哥踏断了腿,若不是那老僧出手相救,早给表哥一剑杀了。他行走不得,我何必怕他?”接着又想:“我真蠢死了!那老僧分身不得,我怎不杀了这小恶僧?”举起石头,走上几步,用力便向狄云头上砸了下去。     

狄云无法抵抗,只得打滚逃开,砰的一声,石头从脸边擦过,相去不过寸许,击在雪地之中。水笙一击不中,俯身又拾起一块石头向他掷去,这一次却是砸他的肚子。狄云缩身打滚,但断腿伸缩不灵,喀的一声,砸中了小腿,只痛得他长声惨呼。     

水笙大喜,拾起一块石头又欲投掷。狄云眼见自己已成俎上之肉,任由宰割,给她这般接连砸上七八块石头,哪里还有命在?当下也拾起一块石头,喝道:“你再投来,我先砸死了你。”见她又是一石投出,当即滚身避过,奋力将手中石头向她掷去。     

水笙向左闪跃,石块从耳边擦过,擦破了耳轮皮肉,不由得吓了一跳。她不敢再投掷石块,回身拾起一根树枝,一招“顺水推舟”,向狄云肩头刺到。她剑法家学渊源,甚是高明,手中所执虽是一根树枝,但一枝刺出,去势灵动。狄云纵然全身完好,剑招上也不是她敌手,眼见树枝刺到,斜肩闪避,水笙剑法已变,托的一声,在他额头重重的戳了一下。这一下她手中若是真剑,早已要了狄云的性命,但纵是一根树枝,狄云也已痛得眼前金星飞舞。水笙骂道:“你这恶和尚一路上折磨姑娘,还说要割了我的舌头,你倒割割看!”     

提起树枝,往他头顶、肩背一棍棍的狠打,叫道:“你叫你师祖爷爷来救你啊!我打死你这恶和尚!”口中斥骂,手上加劲。狄云无法抵挡,只有伸臂护住颜面,顷刻间头上手上给树枝打得皮开肉绽,到处都是鲜血。他又痛又惊,突然间使劲一抓,抢过树枝,顺手扫了过去。水笙一惊,闪身向后跃开几步,拾起另一根树枝,又要上前再打。     

《活着》     

分享人:胡意德(机电175)     

 

https://img10.360buyimg.com/n1/jfs/t10162/279/1390942739/246693/50c56f9d/59e02214N37418280.jpg

《活着》是作家余华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在大时代背景下,随着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社会的变革,主人公徐福贵身上发生的苦难。     

下面我来介绍一下书中的人物。主人公徐富贵:原徐家少爷,这位少爷的一生中有很多身份,一、徐家少爷。二、败光家产徐少爷从资产阶级变成了无产阶级。三、进城给母亲抓药,被国民党抓了丁,成了不愿服兵役的军人。四、国民党兵败,福贵逃离战火,光荣退役。又作回了农民。五、女儿凤霞出嫁而后生子,从这之后又有人称呼福贵“岳父”、“姥爷”。六、家人前前后后都离开了福贵,福贵成了孤寡老人。     

家珍:陈记米行大小姐,福贵妻子,凤霞有庆的娘,贤惠持家。后来患上了“软骨病”,身体就一直不好了。凤霞难产去世后因心情悲痛而死。     

凤霞:福贵和家珍的大女儿。福贵抓丁后生了一场病变成了聋哑人,虽然又聋又哑但是心灵手巧。少年时期因弟弟有庆上学被福贵送给别人做女儿,后来又自己跑回家中。福贵不舍得再送走女儿,就说从今往后再穷,一家人也不能分离。再后来嫁给了二喜,生下了儿子苦根。但是却死在了产床上。     

有庆:福贵的小儿子,出生时家境已经败落。因为喜欢跑步,所以经常把鞋给弄破。因此常被福贵责备。为了保护鞋子常光脚跑步上学。一次学校校长生孩子大出血,学校组织了献血。有庆是第一个跑到医院的。最后被抽血抽死。     

二喜:凤霞的丈夫。搬运工,是个偏头。但是头偏心不偏,为人忠厚老实。曾因为岳父的一句话,到处借钱,花了大价钱给凤霞撑场面。与凤霞很恩爱。但是凤霞死后就患上了抑郁症,精神一直不好。活着就是为了自己和凤霞的儿子“苦根”。在一次事故中二喜被两块石板夹死。临死时大声喊了一声“苦根”。     

苦根:二喜和凤霞的儿子。出生就没有了母亲,幼年没有了父亲。此后跟着姥爷福贵。有一次生病,福贵做了豆子给他吃,却因为吃的太多给撑死了。     

介绍完人物就是书中的故事情节了,故事是这样的,徐家川的徐少爷也就是书中主人公福贵。福贵家中良田有倾,家财万贯。但是穷不过三代,富也不过三代。而更巧的是徐家从发家到福贵这一辈也刚好三代。福贵嗜赌如命再加上中间有龙二的算计徐家的产业就这样没了。这时凤霞已经三岁了,家珍也怀上了福贵的小儿子。福贵被眼前发生的事吓的仿佛变了一个人,变的自己都不认识自己了。这件事发生后福贵的父亲徐老爷也像变了一个人,变的让福贵害怕。徐老爷对福贵说徐家祖上是一只小鸡,后来经过努力变成了一只小羊,再后来就变成了一头牛,而现在又变成了一只小鸡。福贵把钱还完后,徐老爷去世了。而他们也从昔日的深宅大院搬了出来。搭起了草棚,当上了地主龙二的佃户。     

当贫苦日子稍稍平稳的时候,福贵的母亲生病了。福贵去县城请医生的时侯被国民党抓丁做了一名军人。在战场上福贵遇到了春生,二人相互照应。福贵经历了太多的生死,越是这样他就越想念自己的亲人。最终国民党兵败,福贵又回到家中做了农民,回到家中的时侯母亲已经去世了,凤霞也因为一场大病变成聋哑人,但是耳聋心不聋,还非常的心灵手巧。     

日子一天一天过,儿子有庆长大了,需要上学了。由于家中没钱原徐府下人菊花介绍了下家把凤霞买走当了别人的女儿,凤霞被卖了而有庆上了学。一次半夜凤霞跑了回来,福贵就再也没让她走。就算家里再穷,一家人也要在一起。但是生活并不顺利家珍因为过度劳累患上了软骨病,不能干重活,也治不好,只能靠药物维持一下身体,控制一下病情。     

后来有庆所在的学校的校长也是县长的夫人生孩子大出血需要输血。有庆是第一个跑进医院的,但最后因为抽血过度而死。福贵看到太平间床上的儿子,老泪横流,叫着要见县长,见到县长后又踢又打的把县长打了一顿。但是发现是当年抓丁时的朋友春生,福贵流着眼泪对他说:“你欠老子一条命”。这件事发生后家珍的病更重了。     

凤霞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了。有人推荐了二喜,二人相见恨晚。二喜是个偏头,但是凤霞很中意他。于是二人便结了婚。一年后凤霞怀孕了,又过九个月凤霞因为难产命丧产房,福贵再一次看到了太平间床上的亲人,他再不想到医院来了。因为孩子出生就没了娘,福贵给自己的外孙起名“苦根”。凤霞去世后家珍再也扛不住了,在凤霞去世后一个月也去世了。福贵的泪早已经流干了。此时年已耄耋的福贵就只剩二喜和苦根两位亲人了。二喜患上了抑郁症,终日不说一句话只在工地工作,都是为了自己和自己的儿子能活下去。但天不遂人愿二喜死于工地事故,临死时用自己的最大力叫了一声:“苦根”。为照顾外孙,福贵把苦根接到了农村和自己一起生活,这时日子更苦了。但是苦根很听话也很懂事。好景不长,一次苦根生病了,福贵为让苦根吃上点好东西就煮了一锅的黄豆,苦根也是很久没吃过好吃的了,于是拼命吃拼命吃最后撑死了。本书的最后福贵买了一头老牛和老牛一起度过自己的余生。     

我看完之后感触很多,有文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而福贵大概就是这个“斯人”吧。死很容易,而活着反而是最难的。     

老师点评     

小说用一个局外人见到一个赶牛耕地的老人,然后老人跟他讲故事的一种形式。很多作家的写作的手法都是花样百出的。像外国的魔幻现实主义写法就影响了莫言那一代。     

 

 

阅读延伸     

从国民党统治后期到解放战争、土改运动,再到大炼钢铁运动,自然灾害时期等,作者经历了从大富大贵到赤贫如洗的物质生活的巨大变迁,经历了多次运动给他带来的窘迫和不幸,更是一次次目睹妻儿老小先他而去。后来,作者听到了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歌中那位老黑奴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对待这个世界,没有一句抱怨的话。这首歌深深地打动了作者,作者决定写下一篇这样的小说,于是就有了1992年的《活着》。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乐观的态度。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段落分享     

有庆每天三次给羊送草去,到了天快黑的时候,他还要去一次抱抱那两头羊。管牲畜的王喜见他这么喜欢自己的羊,就说:“有庆,你今晚就领回家去吧,明天一早送回来就是了。”有庆知道我不会让他这么干,摇摇头对王喜说:“我爹要骂我的,我就这么抱一抱吧。”日子一长,棚里的羊也就越少,过几天就要宰一头。到后来只有有庆一个人送草去了。王喜见了我常说:“就有庆还天天惦记着它们,别人是要吃肉了才会想到它们。”     

村里食堂开张后两天,队长让两个年轻人进城去买煮钢铁的锅,那些砸烂的锅和铁皮什么的都堆在晒场上,队长指着它们说:“得赶紧把它们给煮了,不能老让它们闲着。”两个年轻人拿着草绳和扁担进城去后,队长陪着城里请来的风水先生在村里转悠开了,说是要找一块风水宝地煮钢铁。穿长衫的风水先生笑眯眯地走来走去,走到一户人家跟前,那户人家就得倒吸一口冷气,这弓着背的老先生只要一点头,那户人家的屋子就完蛋了。队长陪着风水先生来到了我家门口,我站在门前心里咚咚地打鼓。     

队长说:“福贵,这位是王先生,到你这儿来看看。”“好,好。”我连连点着头。风水先生双手背在身后,前后左右看了一会,嘴里说:“好地方,好风水。”我听了这话眼睛一黑,心想这下完蛋了。好在这时家珍走了出来,家珍看到是她认识的王先生,就叫了一声。王先生说:“是家珍啊。”家珍笑着说:“进屋喝碗茶吧。”王先生摆了摆手,说道:“改日再喝,改日再喝。”家珍说:“听我爹说你这些日子忙坏了?”“忙,忙。”王先生点着头说,“请我看风水的都排着队呢。”     

 

说着王先生看看我,问家珍:“这位就是?”家珍说:“是福贵。”王先生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点着头说:“我知道,我知道。”看着王先生这副模样,我知道他是想起我从前赌光家产的事。我就对王先生嘿嘿笑了。王先生向我们双手抱拳说:“改日再聊。”说过他转身对队长说:“到别处去看看。”     

队长和风水先生一走,我才彻底松了一口气,我这间茅屋算是没事了,可村里老孙家倒大霉了,风水先生看中了他家的屋子。队长让他家把屋子腾出来,老孙头呜呜地哭,蹲在屋角就是不肯搬,队长对他说:哭什么,人民公社给你盖新屋。”老孙头双手抱着脑袋,还是哭,什么话都不说。到了傍晚,队长看看没有别的法子了,就叫上村里几个年轻人,把老孙头从屋里拉出来。     

 

*佳句赏析

虽然至今为止的道路绝非一片坦途,但想到正因为活着才有机会感受到痛楚,我就成功克服了种种困难。     

                                   ——东野圭吾 《解忧杂货店》     

最初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得不来;最终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得不走。     

                                   ——余华《活着》